1980年7月,中央决定回收毛主席像章,这一决定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讨论。毛主席像章作为当时社会的一种符号,承载着一代人对领袖的崇敬和怀念。然而,面对这一决定,不少人开始行动起来,纷纷将手中的毛主席像章交了出来。
毛主席像章,曾在上世纪70年代末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。到了1980年代,尽管佩戴毛主席像章的人数大幅减少,偶尔出现的佩戴者也会引来旁人的异样目光,但这一现象在近年有所改变。特别是在毛主席诞辰纪念日,佩戴这些像章的中老年人逐渐增多。此外,一些单位也开始重视这些徽章的收集与展示,视其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加以保存。
在一个小村庄中,毛主席像章的意义远超过其作为政治符号的本质。一个家庭中的孩子们对这些小小的徽章抱有极大的兴趣,这种兴趣源自于他们目睹大人们对毛主席的崇敬。一次,这些孩子的父亲从工作地带回了一些制作精美的毛主席像章,引发了孩子们的激烈争夺,尽管最终这些像章被公平分配。
其中一位孩子曾自豪地佩戴这些像章在村中炫耀,直至一位中年人对其胸前的像章产生浓厚兴趣,并用自己的一些较为普通的像章与之交换。
毛泽东像章,通常被称作“纪念章”或“红宝章”,它的影响力及流行程度空前。从形态到材料,毛主席像章主要采用圆形设计,使用的是铝合金等材料,直径一般在3至5厘米,每枚的重量约为10克。
回溯到1932年,上海制作出了中国最初的毛主席像章。此后,在全面抗日战争时期,这种像章又两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,上海制造了一枚罕见的22K金质毛主席像章。
进入1966年至1970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,毛主席像章的制作和佩戴达到了顶峰。全国范围内,人们争相佩戴毛主席像章,数量从一枚到十几枚不等,。
周恩来总理对一枚长方形的像章的钟爱,更加凸显了他“为人民服务”的精神。这枚像章,左侧刻有“为人民服务”五个大字,右侧则是毛主席的侧面头像,设计简洁而意义深远。
周总理在挑选这枚像章时,他的保健护士郑淑云见证了这一过程。某日晚,郑淑云如常前往周总理办公室协助整理文件,却见周总理不在埋头公务,而是在一堆毛主席像章中细选,最终挑选了这枚独特的长方形像章。
这枚像章成为了周总理的标志,无论是在公开的会议上,还是私下接见访客,他几乎总是佩戴着它。有一次,周总理在广州一家宾馆用餐后,一名女服务员被这枚像章吸引,希望能与周总理交换,周总理欣然应允。交换后,他从口袋中取出另一枚相同的像章重新佩戴。
周总理对这枚像章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,即使在晚年病重时,这枚像章仍陪伴在他身边。1976年,周总理在医院度过生命的最后日子,即使在进行手术或苏醒时,他也会确认这枚像章是否安在。他多次嘱咐身边的人,这枚像章不得更换。
周总理的这种行为,在国内外都赢得了极高的尊重。他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,更是一位深入人心、广受爱戴的政治家。他走遍中国各地,不仅关心政治和经济的大局,也关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,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。
美国学者对周总理的评价颇为高度,认为他是最受人尊敬的中国领导人之一。周总理常常身处人群之中,无论是访问医院病患,还是私下慰问工人,他都无时无刻不在实践着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。
周总理的去世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引起了巨大反响。宋庆龄称赞周总理一生勤恳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并指出周总理不仅获得了人民的爱戴,也赢得了周围所有人的尊重与爱戴。